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旅游攻略>>文山武山两相伴--连云港石棚山、白虎山

文山武山两相伴--连云港石棚山、白虎山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1-3-2 | 查看:866次

文山武山两相伴

连云港石棚山,当然以"石"著名。这里是一片石的世界,白花花的石头,裸露无遗,几乎找不到一星土。

让石棚山名扬四海的,是一个姓"石"的文人。在石棚山南侧的一块巨壁之下,向阳背风,前有一块平坦如砥的草坪,乃一处安谧闲雅的所在。是的,这就是"石曼卿读书处",石壁间那六个擘窠汉隶大字已作了鲜明的佐证。

石曼卿来到了石棚山,并在此阅卷抚琴,饮酒抒怀,从而让这座牙雕一样的小山"石壁生辉"。

石曼卿,名延年,被誉为"芙蓉仙子"。祖籍北京,宋代著名文学家,工诗词,善书法,曾是朝廷高官。此公才华横溢,愤世嫉俗,性情耿直,敢说真话,得罪了奸佞小人,受谗被贬到 海州,做一个小小通判,就是知州的副手。郁郁不平的石大人,公务之余独爱去石棚山,或披卷阅读,或抚琴而歌,或饮酒而赋,自是其乐融融,以消解胸中块垒。

石曼卿酒量极大,豪饮而不醉,被时人尊为"酒仙",而“酒仙”浪漫的放逐生涯和高尚人品让当时号称"坡仙"的苏东坡大人十分敬仰,亲来拜谒。苏东坡曾两次光顾石棚山,在石屋里吟诗歌唱,胡琴女为之弹琴伴奏,其情景在他的《和蔡景繁海州石室》长诗中有详细记载,而苏东坡在途经海州登上石棚山后,即赋诗道∶

英蓉仙子旧游处,

苍藤翠壁初无路。

戏将桃核裹黄泥,

石间散掷如风雨。

坐令空山出锦绣,

倚天照海花无数……

上述诗中讲述了石曼卿对石棚山植被的开发,他常使人以黄泥裹核桃、花种满山抛掷,数年后花发满山;也生动地描绘了十分壮观的石棚山景象。

石曼卿通判海州一段时日后又被宋王朝重用,统领大军横扫西夏,但不久身染重疴,不治而终,年仅 48岁。石曼卿的至交,大文豪欧阳修万分悲痛,写有《哭曼卿》一诗,并著《祭石曼卿文》,其文情真意切,被作为经典之作收入《古文观止》,为后人传诵。古海州一带民众官员也对石曼卿极为厚爱,明代海州刺史王同在山顶石棚上镌刻"高行清风"四个大字。自宋、明、清诸代,石棚山一直是达官显贵、诗人墨客们前来游览的一处胜地,他们大都是仰慕石曼卿而来。

连云港旅游景区石棚山,应该是那位姓石名曼卿的文人雅士的山,属于一座文山。

由文人,想到了武夫。在石棚山上还有一石,中间赫然裂成两半,如被剑劈。传说是刘备兵败邳州以后,流落到海州一带,巨富麋竺观刘备有人主之相,便决定倾囊相助,连同小妹(后来的麋夫人)一齐奉送。刘备大喜过望,兴奋地挥剑将巨石一劈两半,后人称此石为"试剑石",寻着"试剑石"的切口方向上山东行,可看到修复一新的蜀安汉将军麋竺之墓。

如果说石棚山是一座文山,那么白虎山便是一座典型的武山。听这山名,虎虎生威,让人震慑。

白虎山位于石棚山西北数里处,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因山体多含白云岩,玉光莹莹,且状如伏虎,头南尾北,神形毕肖,故称白虎山。据载,历史上淮扬道霍炳为其更名白璧山,故而虎尾东侧刻有"白璧山"三个大字。现在看到的"白璧山"三字乃清康熙三十六年海州知州刘天宁所书。又因山有鳌头之形,清朝两江总督陶澍又为其更名"鳌头山",并亲留墨迹,刻于山巅。由此可知,英杰们曾为这座珍宝般的小山头煞费心神,玩味不休。但是,当地百姓自怀审美情趣,百般珍视其生趣无限的虎态,一直称为白虎山。尤其难得一见的是,每当夕阳普照,满山玉透,如真如幻,所以历代方志都将其列入朐阳八景,名曰"虎峰夕照"。

身处如此名胜之中,人们便难以抑制旷远的遐想,为它创造出优美动听的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都有所记载。传说秦时这里常有白虎出没,一日,有位被称为黄公的老者,登上峰顶,手持赤金宝刀而歌∶"佩赤刀兮常镇,御白虎兮郁洲"歌罢,只见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吓得白虎弃山而逃。这时,黄公舍身穷追,跃上虎背,挥动宝刀一声大吼,这白虎遂化为一座虎形山丘。

因为白虎山有这种种来头,景点自然也是放眼可见的,有神似禽兽者,有形若器皿者,有自然天成,有人工凿造,碑文墨迹,神庙古刹,无不天长日久大放异彩。于是,就连伟业难成最终被张叔夜镇压的梁山好汉也不忍割舍这块宝地,传说白虎山下的"好汉茔"就是这些英雄的殉难之所,有古诗为证∶"白璧虎山阴,坟垒草木青。问多谁家墓,梁山好汉茔。”

白虎山的出名,真的与一帮英雄——梁山好汉的"光临"有着解不断、理还乱的渊源。20 多年前,一场出离了文学史研究和文学评论范畴以至席卷了全中国的评《水浒》运动,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前苏联文学界在《文学报》上转述了关于宋代海州的一场海上战事。宣和三年(1121 年)二月,宋江起义军从楚州(淮安)来攻海州,经淮安、沭阳、一路东进,夺取大船十几艘,由海路迂回至海州境,准备攻城。海州知州张叔夜是京都贵族后裔,他设下埋伏,用轻兵张旗诱战,宋江等人弃舟登岸,奋勇攻城,结果攻城不下,大船被焚,退路断绝,义军死亡无数,结果副将被擒,宋江被迫投降。此事在《宋史》和《东都事略》都有记载。而这次战事,在白虎山上的《张叔夜登高碑》里有所反映,碑文表面写的是一次重阳登高之游,但内容里有看地形、部署军事行动的蛛丝马迹。海州地区的民间传说使得梁山起义军攻打海州之说更加丰满,民间故事中的宋江和副将等好汉,没有接受招安,而是在白虎山下英勇就义,山下的大土丘就是梁山好汉的集体坟冢,所以称为"好汉茔"。

白虎山在近代海州革命史上更有光彩的一笔。因为海州地区共产党组织的正式建立,就是在白虎山一块石棚状的巨石下进行的。

白虎山下的碧霞宫,俗称"南庙",始筑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后毁于兵燹。现已修复,现代信男善女们非常神往。白虎山紧傍古海州南城墙,从山上俯瞰城里,历历在目。古今文人雅士喜好去白虎山登高远眺,成为时尚。

文章来源于网络 作者:魏琪 张文宝 赵匡民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