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旅游攻略>>《西游记》作者与连云港----谁领风骚五百年一吴承恩赞

《西游记》作者与连云港----谁领风骚五百年一吴承恩赞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1-2-21 | 查看:680次

谁领风骚五百年一吴承恩赞

一位从明代中叶的淮海大地走出来的天才浪士,铸就了一部绝世飞扬的《西游记》,创下了人类文明史上小说出版印数的最高纪录。其诙谐发噱的文采情致,其震世骇俗的光华风骚,皆堪当无比。

吴承恩祖籍涟水,迁居淮安,六代单传。高祖吴鼎、曾祖吴铭、祖父吴贞,父亲吴锐。吴家在淮安虽然不是单门独户,少有至亲却是事实。吴承恩的父亲终于倒站门成为一家小百货店老板的上门女婿,其因由也源出于此。

是承恩在为他的父亲写的《先府宾墓志铭》里这样指述自己的家道∶"然不知何时徙山阳,遭家穷孤,失谱牒,故三世以上未能详也。

吴承恩凄楚的笔端还追叙了父亲因三周岁丧父而"以贫故,逾数岁始遣就社学先生"的往事,说父亲因为没有钱物"献社学先生",只能"从旁听窥"先生的讲学,又终因无力就乡学而丢弃了吴家"修文二世"的家学渊源,去当了一个半主半奴的赘婿…….

《先府宾墓志铭》在吴承恩身后不久即得以结集刊印,所以,渲染吴承恩家境的穷孤和贫弱成为相关文献的老生常谈。在这位文学巨匠的面影上,凝结了一层浓密的难以掀开的迷雾。

其实,吴承恩的曾祖吴铭和祖父吴贞先后当过余姚县学和仁和县学的训导,吴贞甚至是以捐资入国子监读书而终被选任教育官员的,不是小康之家何以能为此? 加之,吴家有"上朔开元、下断至正"的"名画法书"和"翰墨遗留",淮安知府可以"造其庐而访";状元沈坤的女儿也能与吴浪士的独子吴凤毛订婚……凡此,皆疑窦甚多。

吴承恩的祖籍"涟水",在较长的时间里归属海州,他明白无误地自号"淮海浪士"、"淮海竖儒",等于自认属于淮海吴氏家族。这一家族中的云台山吴氏辟处一隅,少罹兵乱,又蒙用了造物主的"山海之利",营造即林园,祖世守业,传承至今。聚居地遗址即今连云港云台山的吴庵。

大名鼎鼎的金石学者淮安人吴玉搢住过吴承恩的书斋,奉吴承恩为先祖。鲁迅考定《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也借助了他的著述《山阳志遗》。吴玉搢在《金石存》中说,他之所以能够辑存云台山的郁林观石刻是因为"宗人"吴恒明(丽南)的帮助,吴恒明的名字在海州云台山吴氏族谱上也明白无误。与吴恒明同辈的吴恒宜,以"郁洲山(即云台山)人"为号,并著述《云台山志》十卷,该书扉页上的署名却又是"淮安吴恒宣",准安和云台山两地吴氏家族的本宗亲谊在吴恒宣的身上表露无遗。另一位淮安文人吴进更直截了当地说,云台山即林园的主人是他的"家兄"吴用晦。

乾隆十二年(1747年),就是这位淮安人吴进在"朐山(今海州)友人家"发现了吴承恩的遗著——《射阳山人存稿》,诗文中闪出一个令人注目的身影,吴承恩多次称他为"我师",而且是"我舅",他就是时属海州的沭阳县新河人胡琏。

海州沭阳的吴万山因为是吴承恩的本家,又同为淮安名士,被并称作"二吴高士"。吴氏沭阳分支的子弟吴国荣,也曾为其先辈吴承恩校刻《射阳先生存稿》,并作跋。

吴承恩在为胡琏的孙媳妇写的寿词里,指述当时的胡琏家族,被称作"长淮名门第一"。《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不厌其详地为他和他的孙子胡应嘉、胡应徵以及重孙胡一炳一家四人立传。

在胡琏的学生中,吴承恩算是功名最下、官阶最低的。那位大名鼎鼎的邹东廓,以童子受业于胡琏,成了正德榜的第一名进士,历任国史编修,国子监祭酒(国立太学校长),死后得名号为"文庄”;那位在朝廷执詹事府的程松溪,也是受胡琏避蒙入学,历任工部侍郎,供事西苑,死后获号"文恭"……只有吴承恩,连个举人也没有得着,年过半百,为了求个八品官职,不得不强忍屈辱到南京国子监当了一名太学生,九年寒窗,混了个长兴县丞(相当于副处级),又被人诬告,身陷囹圄。等到平反昭雪,面对"荆府纪善"的峨冠博带,他早已看透了官场。

明嘉庆年间的淮安知府陈文烛,这位淮海大地上的最高行政长官,面对吴承恩的"大手笔",慨叹之余,追述了吴承恩幼时的聪慧和奇异——

"承恩生有异质,甫周岁未行时,从壁间以粉土为画,无不肖物。"

淮安城打铜巷的乡邻父老想到唐人骆宾王儿时写的那首芝名的关于鹅的小诗,也想让这位还不会好好走路的幼儿画一只鹅,吴承恩画的不是用红掌拨开清波的鹅,而是一只腾空的天鹅。

为吴承恩诗文集作跋的吴国荣说,吴承恩"髫龄,即以文鸣于淮";正德年间的探花蔡昂也以吴承恩童孺时的文字"见赏";弘治年间的大名士、宝应朱应登也认为吴承恩"可尽读天下书",并将朱家"所藏图史分其半"赠与吴承恩,以致年轻的吴浪士和这位著名的诗人之子朱子价"并名"天下,有"竞爽双璧"之誉……

16 世纪的文坛热情地称道着吴承恩的诗文成就——

"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沉辞渊深,浮藻云峻";

"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辞微而显,其旨博而深"……

李维桢甚至说∶吴承恩诗追李太白,词共辛弃疾;文比班(固)、柳(宗元),与白居易、欧阳修相出入;从宋代张耒以后,惟承恩一人而已..

然而,毕竟是浪士,吴承恩空有满腹经纶,却只能是个终身秀才,和他一起考取秀才的同乡、后学,中状元,选翰林,登进士,做知府……吴承恩只有功名蹭蹬,依然青衫一领。无奈何,先以诗文自娱,继而又加入了"人所不为"的小说家行列。

吴承恩从坎坷和偃蹇的人生中站起来,以他对封建制度和炎凉世态清醒的认识,激昂天地,指点山河,文思开达,辞采陆离,达到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境界。《西游记》的文学影响和艺术力度与陈文烛在吴承恩诗文集序言中提到的陆贾、枚乘、匡衡、鲍照的文字相比,当然是独领风骚。

明清小说作者、尤其是明清小说家,没有达官贵人,除了不署名的小说,他们的诗文极少得以流传。就四大古典名著的作者而言,罗贯中 、施耐庵连身世皆有较大的悬疑,何以诗文传世? 曹雪芹除一部《红楼梦》之外只有几句残诗为人所知,又被红学家们一再质疑,考来证去。被誉为"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镜花缘》之作者李汝珍本可以有较多的诗文传世,可他老人家十分清高,主张文人应该把"自认为无用的文字"像"放屁"一祥"赶出",以致这位博学才子只有一本音韵书和一部棋谱被保存下来。

还是吴承恩,除了一部家喻户晓的一百回《西游记》之外,另有诗1卷、散文 3卷、填词37首。体裁有赋、骚、古诗、律诗、排律、绝句、颂、词、曲、序、论、表、赞、 诔、跋、启、杂著、志铭、祭告、幛词、文学批评等数十种,几乎包容了古典文学的所有形式,洋洋洒洒,盛满了浪士的风情万种。

吴承恩离世不到十年,《射阳先生存稿》就刊行问世,而且著作权没有受到丝毫的侵犯。不久,《射阳先生文存》《射阳先生曲存》以及著名的《花草新编》5卷、(状元图考》6 卷、《续稿》1卷相继问世,加上我们已经确知、惜已失传的他的另一部小说《禹鼎志》,计有二百余万言。

号承恩的风采独具还在于他的音容笑貌能长留人间,此在古小说家中堪称绝无仅有。不必说元、明之际的施耐库和罗贯中,就是晚到清代中叶的曹雪芹、李汝珍也做不到。1958年,纪念关汉卿时,只能依照小人书中的关云长的样子画了一张像,理由只是"二关"500 年前是一家;十年前,一幅被称之为曹雪芹自题小像的画在郑州发现,惊动了中外文坛,遗憾的是,经过众学者的考订,鉴为伪作。

还是吴承恩!他的头像是依据遗骨由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复原而成,应该是最接近这位大文豪真人的遗容了。此举问被认作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快事。

人们常用"妇孺皆知"来形容一种传播极为广泛的事物,拥有最多读者的《西游记》正享有这样的盛誉。可能有人不知道宝、黛。绝无可能不知道悟空、八戒。

无论是在正统、传统的文学领域里,还是在集各种文学形式于一体的古小说林中,吴承恩的文学品位,文化影响及其风采和魅力是无可替代的。

纵观 500 年文坛,谁领风骚?

人们会首先想到吴承恩。

李洪甫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