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旅游攻略>>诗赋海州(连云港)------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诗赋海州(连云港)------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2-2-21

诗赋海州(连云港)------次韵陈海州乘槎亭
苏 轼
人事无涯生有涯,逝将归钓汉江槎。
乘桴我欲从安石,遁世谁能识子嗟。
日上红波浮碧巘,潮来白浪卷青沙。
清谈美景双奇绝,不觉归鞍带月华。
------《苏轼坡集》前集卷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英宗时为直史馆。神宗熙宁时,上书论王安石新法不便,自请出外,通判杭州。移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贬黄州。后移汝州,知登州。哲宗时召还,为
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历知杭州、颍州、扬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中,又贬谪惠州、儋州,赦还,明年卒于常州。谥文忠。轼文章纵横奔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飘逸清雄,词开豪放一派,书画亦有大名。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当时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皆与交往,为一代文豪。有《东坡七集》传世。

【导读】
苏轼的这首七律,与《次韵陈海州书怀》先后作。《嘉庆海州志》卷十三∶"乘槎亭在龙兴山巅,可观海。见宋元祐题名,详《金石录》。龙兴山即今孔望山。"亭名"乘槎",出于晋人张华《博物志》∶"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
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后,与陈姓海州知州饮酒赋诗,游览胜景。登上乘槎亭,陈海州赋《乘槎亭》诗,轼即次韵和之。他触景生情,自然而生宦海浮沉,人生有涯,还不如乘槎浮海,避世归钓的慨叹,同时也对海州美景表露出极度的赞赏和留恋。
这首七律的首联,总写登上乘槎亭后彼此"清谈"的遐想,"涯",泛指边际。"逝",行,往。"汉江",此指天河,"汉"即银汉。
颔联抒写彼此"清谈"的情状。"桴",小筏子,与"槎"(木筏)义近;"乘桴"出于《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俘浮于海。""安石",东晋著名宰相谢安字安石,未出仕前曾与诸友人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石吟啸自若。"子",尊称别人之词,此指陈海州。
颈联描写登亭远望的"美景"。"巘"(yàn 眼),山峰。当时孔望山下便是大海,故有此景。
尾联总束"双奇绝"的"清谈"和"美景",表露乐而忘返的叹赏之情。"月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