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遗珍
-连云港两汉文物集珍
1.玉石闪辉
在连云港市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最有特色的当数玉器。汉代玉器是在战国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艺术风格上则更多地吸收了楚文化玉器清新脱俗、气势磅礴的特点,使中国的玉器达到自红山、良诸文化、殷商后期以来的第三个高峰,具体可以从连云港汉墓出土的玉器表现出。
连云港出土的玉器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多为葬玉,同时伴出的有玉带钩等装饰玉。墓葬中虽有礼玉,如玉璧、玉圭的出土,它的性质已不是礼玉,而是摆设玉之类了;
二是从玉质分析,无论是青玉、白玉或黄玉其来源都是新疆和阗,这是西汉大交通开通,特别是和丝绸之路东延海滨有极大的关系;
三是从艺术风格中,完全可以代表汉代典型的"汉八刀"的艺术水平,表现出汉代的写实性,与绘画艺术结合的倾向,线条细腻,宛转流动。
中国的玉器由新石器至商、周其主要功用是礼器,作为祭祀之用。到了春秋时期,玉器由礼玉向佩带装饰方向发展,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谓"玉佩叮当",当是春秋时期佩玉之风的真实写照.秦汉之后,玉器向实用、装饰转化更为突出,即便像祭天的璧也成为一种装饰,不过直径和厚度都变得小了。
1973 年4 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在海州网瞳庄采集到一件灰玉龙形玉佩,为典型的战国时期的玉饰。质地灰玉,长20 是米,但厚度仅有半厘米,玉质晶润,器形完整,器身布满谷纹,为战国时期同类玉佩所少见。
苍璧礼天,玉璧作为礼器的功用有所改变,在汉代主要成为摆设。
玉璧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说文》云;璧圆象天"。玉璧本是由一种圆环状的生产工具演化来的。《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暖,肉好若一谓之环"。"肉"即璧之周边,好"乃中同的圆孔。
1993年,在连云港市东海尹湾汉墓中出土一件玉整(图1),径16.3厘米、好经4.3 理米、厚0.4厘米、肉宽6厘米,中央有一个圆孔,通体碾磨光滑,玉质晶莹温润、致密坚硬,色泽碧青,两面纹饰相同,外区饰双龙对吻四组,内区饰谷纹,间以斜线纹一周。其厚实浑圆的造型,古补无华.却带有一种凝重慧美的风姿,给人以吸引力。
在中国古代的五器中,玉璧占有重要地位。玉璧的制作自新石器时期就开始了,自后历经不衰。玉璧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它的形状是仿古人"天圆"之说而作,而其主要用途又用作礼天祭天。先秦古籍《周礼》中就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中国自古有"天圆地方"的传说,也把玉璧附会为"天的象征",于是给玉璧蒙上了几许神秘的色彩。玉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从自然崇拜、信神敬天,最后演变至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反映。也许是随着不同时期人们对天不断有新的认识,玉璧的造型和纹饰也随之变化。如良诸文化的原始人.对天只是朦胧的了解,以为天睛空万里为最美,故玉璧光素无纹;战国至两汉,人们认识到天还能呼风唤雨,没有雨水人们遭灾,故在玉璧上就有象征雨雪的谷纹(又称乳丁纹,即寓意雨雪如母乳一样,供万物生长),象征旋风的旋涡纹和象征云采的卷云纹等纹饰的出现;及至魏唐,人们认为天际上下是有区别的,天上有龙神,天帝,而天之下面,则由天帝和龙王福降祥云和雨水,反映在玉璧之两面,即出现不同的饰纹以表示天之上下的区别。由此看来,历代玉璧造形和饰纹的千变万化,不仅仅是艺术风格的需要和变化,它还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天的理解程度。汉代人对玉璧的崇爱和其忏悔思想有着极大的关联。在汉墓中陪葬的玉璧或者漆面罩中的玉璧,已经赋予了这是"天国之门"的象征了。
在连云港出土的汉代装饰玉中,以赣榆县出土的一组玉剑器最为代表,也是一组完整器,有玉剑首、格等四件齐备。颇有战国浮雕玉器的遗风。玉质为黄玉、纹饰是高浮雕龙纹。
汉代葬玉器的使用,已经和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和忏悔思想隙为一体,玉器已赋予了它的灵性和神秘的色彩,葬玉的使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塞和玉握四种。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以玉殓葬已成为一种礼制。如王者以金缕玉衣入葬,侯者以银缕玉衣入葬,有身份和地位的人,死者九窍中都要塞玉∶嘴里有口塞,作新月形外侧有复斗状突起,内侧有三角形突起,中部边较薄,适于卡在口中;耳有耳塞,八角锥台形,鼻有鼻塞,略呈圆锥形;肛门有肛塞,也作锥台形;女性生殖器有罩盒,作圆简状;两个眼睛上还有眼罩,作圆角长方形。尹湾三号墓中就曾陪葬过肛塞。其目的是保护尸体,防止精气外泄。"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
所谓玉握就是死者两手中握着一对玉豚(豚即小猪)。1964年,出土于连云港海州网瞳庄一座西汉夫妇葬墓男棺中的两件黄玉猪(图 2),长 12厘米,宽2.5厘米,高 2.9厘米。玉件雕成猪状,猪尾部有一小孔。刀法娴熟,线条简炼,是西汉工艺之一"汉八刀"的典型作品。出土时握在死者手中,一手一个。该物被列为国家一级藏品。
从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除九窍塞外,死者有地位的还有含玉的习俗。一般都是一块较扁薄的雕刻成蝉形玉,大概是取其清高饮露不食。《史记•屈原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以蝉为,似借蝉的生理心性而赋予死者的特殊的含义。
2. 髹漆之器
漆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之后,到战国、秦汉之际发生了重大变革。漆器,即髹漆之器。器物一经髹漆,就具有较强的耐酸、耐碱、耐高温、抗潮、防腐和绝缘等功能,同时具有色泽明亮、光形夺目、装饰自如的效果,既经济又美观,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是我国一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工艺生产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说起漆器的制造,我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工艺精湛。据《韩非子•十过篇》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奢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虞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这段话讲的是原始社会尧、舜、禹时代漆艺及奴隶社会夏、商两个朝代的漆艺。
从我国考古资料可知,早在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我们祖先已开始制作漆器了,它的出现标志着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山西省陶寺龙山文化出土一批彩绘木器,据考古发掘者认为它是北方漆器的祖源,是商周漆器之先导。夏、商、西周是中国漆器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人们开始发明金属工具,这为生产木胎漆器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时漆器的制造进入上至权贵下至平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漆器数量多、品种繁,从家具类、文具类、枕器、食器等生活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再加上漆器具有轻薄、耐用、坚固以及便于装饰的特点,数量逐渐增多,制作技术则更精湛,器物也愈精美,其造型多样 、轻巧别致、色泽绚丽。材质除木胎、陶胎、金属胎以外,还出现了夹纻胎的漆器。在装饰技法上金银扣器描金、描漆等镶嵌技术也运用到了其中。最精美的是楚国的漆器均居世界之首。其造型美观大方、依用途的不同而分别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纹饰有写实与夸张两种手法,内容为动物与植物纹饰,自然景象变幻与几何纹样等器类;秦代的漆器装饰是在继战国漆器基础上,借鉴于陶、铜器等其它质料器物装饰水平并取材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创造出来的;到汉代,漆器有了长足的发展,材质分木胎和夹丝胎,造型主要有圆形器、方形器、立体器三种,此外出现大型柜、案等器物,在装饰手法上汉代漆器也有了突破,出现金银镶嵌工艺,在漆盒、奁等器物的口沿上多用到此工艺,这是当时一大成就。漆器制作精巧,胎体轻便,装饰优美,不易变形,色泽鲜艳而且相当耐用也是当时漆器的一大特点。但是漆器的价值也极其昂贵。据《盐铁论》说∶"一文杯得铜杯十",又说"一文杯辄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统治者制作豪华漆器,足见其奢侈和铺张的程度。
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连云港市出土的漆器以汉代物居多,纹饰有素面和彩绘两种,有的还镶有银饰扣。图案有花纹 、鸟兽、龙凤、仙鹤等;类型有耳杯、勺、套件的化妆盒。海州小礁山霍贺墓出土七子奁盒(图3),高12.5厘米,腹径19.5厘米,盖与器身子母扣合,盖面中部微隆起,盒内有6个不规则小盒,母盒盖边缘饰以朱红色复线纹,其间绘有奔放的流云和劲健斗兽、盖正中贴饰有柿蒂形银片,上有鸟兽图案,整个盒体绘画线条圆润而流利,装饰精致华贵,子盒小巧玲珑,有圆形、长方形、马蹄形、椭圆形等,子盒因形状不同而作用各异∶马蹄形存放梳篦,长方形放耳环,有的存放脂粉、朱砂、头油。漆奁盒是以夹红为胎,内髹朱红色漆,外部绘有彩绘,端庄古拙,在汉代漆器工艺品中是难得的珍品。2002年7月在海州发现的双龙汉墓中,女主人凌惠平随身陪葬品中出土一些漆奁盒、漆方形盒(图4)、耳杯,其中漆方型盒长32厘米,宽19厘米,高18厘米,方盒上盖中间,下盒前、后片中
间饰一可爱动物,形象非常生动。下盒四周饰银质铺首,盒的全身饰以朱红色的网格纹,在网格纹里添有圆点,纹饰的颜色以朱红为主,其次褐色、金黄色,颜色鲜艳,整个漆盒做工精致,装饰精美,盒体绘画线条流利,造型美观大方;其次,八子漆奁盒套件,母盒上盖扣有银片,四周扣有动物银片,盒内套有7个不规则的小盒,装有不同的用品,整组套件朴实大方,显得格外典雅华丽。
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漆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1980年云台山花果山乡新华村唐庄高高顶汉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凭几。汉代还没有出现高足家俱,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凭几置于坐床上铺的席上,放在跪坐人的前面,其作用是用来读书、写字,也可用作饭桌来饮酒、进餐、宴客。高高顶汉墓出土的漆凭几,几面长95厘米,宽15厘米,高32厘米。通身用藤黄、朱红、群青等颜色绘成精美的图案。几面的两端各有透雕成四龙喷水的柱足,八条龙各喷出水柱,汇至于似山崖形的足端,其生动和逼真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水注中还有一只仰卧的蟾蜍,仰首低鸣,有着极强的动感。几面上绘有如龙鳞般的图案。整个凭几造型生动,稳健中尚有一种动感,是汉代漆器中又一件典型艺术作品。
同墓还出土一件彩绘平底漆案,呈长方形,长 34、宽 22 厘米,类似于今天的托盘,以朱红色彩绘云纹图案于案之腹部。案在汉代又称棜,或称棜案。《仪礼•特牲馈食礼》∶郑注中也说,之制"上有四周,下无足"。"上有四周"即案面四边起沿,高高顶汉墓出土的案和文献记载相符,应该是案。案实际就是一种浅盘,用作端托食物或酒器。该案出土时上面就置放六个漆耳杯,成椭圆形,用两手举杯,左右拇指则相当于杯耳。它的作用是饮酒器,连云港出土的漆耳杯中在杯腹中曾有朱书"君幸酒"三个字。这样,高高顶汉墓出土的凭几,案和耳杯就组成了一组饮食器。《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妻为具食,举案齐眉。"过去对这段话并不理解,认为只是夫妻间的一种尊重。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进食的礼节。主人或者客人跪坐于32厘米高的凭几后面,进送饮食的人也必须跪送,将案高举至齐眉处,然后放置于几上,请客人宴饮。这才是"举案齐眉"的真正原始意义。
汉代的漆器工艺精湛,装饰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反映现实生活,还反映出人们幻想中的神仙世界,云气、仙山、羽人、灵芝草、仙兽等装饰图案反映了这一点。汉代的高级扣器,一般将彩绘、金银箔贴花、镶嵌、雕镂等各种装饰相结合,显得更加富丽辉煌。
3.珠彗长生
在连云港市博物馆的陈列大厅中,一件出土于东海尹湾汉墓的缯绣(图5)特别引人注目,这是1993年初对尹湾汉墓群作抢救发掘时于2号墓中发现的,是覆盖在死者身上丝被用品。整件作品色泽鲜艳、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构思独特。缯绣虽然仅保存了长154厘米、宽仅32—46厘米的一部分,但仍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大尺寸的汉刺绣。今天,当我们驻足观赏这件刺绣作品时,不禁要为那时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而惊叹。
这件缯绣的主图案应该是《山海经》中"三珠树"和"十巫"两个神话故事的形象再现。《山海经•海内南经》∶"山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我们从缯绣整个画面来看,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纹饰为三条悬缀的球形饰物,由大小不同的彗星状的彗果、彗叶和彗珠缀联成三株枝叶茁壮果实累累的神树。大彗果极具动感,拉长的尾部,拖着长长的五彩光焰,恰是今日点火升空的人造卫星。在球形饰物周围还有羽人、凤鸟和众多的仙人神兽。所谓羽人,就是身长羽毛的人。或者人得道,成为"羽化登仙"之人。据史料记载∶"乃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东海王逸注∶"《山海经》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汉人认为,凡人要升仙,必经过羽化的阶段,首先要学修德,方能"中生毛羽,终以飞升"。除具有这种精神修练外,还要在技术上具有一套升仙体能,存思导引,服丹药,行房中术,方能羽化成仙。
缯绣中的鹿、虎、龟、凤都是古代的瑞兽,即所谓"四灵"。《礼记•礼运》有"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的记载。另外,绣有比较稠密的茱萸云、流云、星辰和瑞气地纹。关于云气纹,许多书中有记载,如"云气画惟裳"。汉代云气纹很盛行,可能是因为汉人笃信人有灵魂,不仅死后可以成仙,而且生前可以成仙,长生不老。《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注引《太原真人茅盈内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蒙,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这种相信人可以长生不老,可以成仙的信仰,在汉武帝时期达到顶峰。缯绣的每个部分中均饰有缭绕的云气纹,还伴有勾连纹,系当时贵族彩绘的流行图案。
在绣品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是悬缀在天体中的三条相联系着的球形饰,其周身飘挂着纤细的丝带,每条球形饰物的最终端,皆垂有似翠玉的尾饰,这种饰物称之为"幢"。首先,位于缯绣上部中心位置形体较大的"幢",造型与其它"幢"不同,在其球体到下边有3个三角形的尖尾,整体似鼎,似可称为"鼎形幢"。在"鼎形幢"的上方有一神龟,其外绣有金黄色光环.象证着长寿,或作仙人导引。在"鼎形幢"的右侧有一羽人鼓起双翼,与下面的凤鸟在空中飞翔。其次,在绣品面中部两侧及其以下部分,排列的"神巫采药"和"异兽呈祥"图面。有众多仙人和神兽面向悬缀着许多的檀"似施以大礼。仙人皆着圆领交襟长衫,腰系丝带,其中有的为兽首人身,神态各异。仙人下方均有形体修长神兽.有的似鹿,有的为鸟首虎身。他们腾云驾雾,遨游于太空之中,这些图案具有祥瑞辟邪之意。在画面下端又有两位仙人相对跪坐,双手持牍,身边伴有神兽,以及在他们的面前摆放有樽和耳杯,好像在举行祭典,表现出他们向往升入天仙境界的思想。这又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十巫灵山采药、练制百药、服食升天的神话传说的镜像∶"大荒之中,有山名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威、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这些神巫正是人们练丹成仙、升入天庭的使者。缯绣的下部底角两侧绣出左右对称的大鱼,鱼水相依。正是三珠树"生赤水上"的象征性的刻画。缯绣的上部是"天国"的写照,那金光璀璨的神色、奔驰的麋鹿、展翅起舞的凤凰、瑞气氮氲的异兽,这不正是一派宁静、神秘的天堂吗?这是一幅将地下、人间和天堂融为一体的画面,是汉代人的忏纬思想和精神追求的具体表现。这件"珠彗长生图"中表达的生而为仙.死而为神的意境正是两汉时期道家思想的观照,它歌颂着生命的永恒,同时又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再看绣品周围满布星云瑞气的图案,它把悬缀着的球形饰和众多仙人神兽都笼罩其中。云的形状有很多,其中以S形为主的茱萸云和穗状流云最为突出。星辰的纹饰好似光的纹饰,特别是绣品中还有许多朱红色圆点及曲线,纤细而醒目,在画面中有竖、横、斜并有一定规律点缀于整个画面,代表着瑞气,以显示整个绣品的祥瑞气氛。如云气纹四周的流动线,有刚有柔,有长有短,粗细随意,刚则挺拔有力,柔则圆转舒徐,笔力流畅,毫无凝滞之感,真是线随云势、云动线威、驰骋飞舞,整个画面气势磅礴,表现出云海翻腾的强烈动感。每根线头,又有节奏地饰以横点所刺线条,色由厚到薄,形成浅浮雕感,与凸出的云纹轮廓线协调统一。
陈了这整幅图案,在制作技艺方面也有其特色∶其一,绣品在设色方面与汉代漆器的彩绘和装饰效果较相似,运用了不同技巧和刺绣技法。设色既艳丽夺目,又与当时的宗教观念密切相关。这种对色彩的处理方法,取其强烈、明快等特点,由于它的吸引力,一直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直到今天,我国的民间工艺、年画、建筑、装饰还保留着这种风格;其二,针绣的技巧娴熟,达到很高水平;其三,构图讲究对称平衡,题材具有汉代的仙灵思想。以鹿、仙人、凤鸟、虎等多种象征祥瑞的图像,表现死者与它们一同攀登仙山,寻求"登之乃神"的神仙极乐世界。尹湾汉墓缯绣为绿褐色的绨,其经线由双股丝线合成,质地比绢较厚。在深色绨上以古黄色线绣茱萸云和流云纹,以艳丽的朱红线绣的瑞气纹,用金黄色线绣星辰,以及用断续针法施绣仙人、神兽等,这些都与汉代漆绘、漆器上浅描、贴着金箔以及漆器上针刻方法相似。
尹湾缯绣的刺绣技法有独到之处,缯绣夺目光彩。它的部分纹饰与长沙马王堆长寿绣和南京博物院藏神居山绢地长寿绣有相似之处。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经济水平、纺织刺绣技术和绘画方面提供了新的证据。
4.尹湾简牍
尹湾汉墓简牍是连云港市博物馆众多馆藏文物中的珍品,它内容庞杂,博大精奥。于1993年出土于东海县尹湾村,墓主人是西汉末年成帝时期的东海郡功曹史师饶。墓内共出土简牍157枚,其中竹简 133枚,木牍24方,内容涉及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内容,对我国的秦汉史学、古代文学史、古代军事史、简帛学、档案学、古代术数学、书法史等多学科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有关材料可以弥补史书记载的不足或谬误。尹湾汉简已于 2002年被收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尹湾汉墓简牍在众多简牍中,数量不是很大,只有竹简157枚,,总字数4万有余,但却以其独特性、系统性、完整性在简帛学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系统反映汉代郡级行政的文书档案,受到了国际秦汉史学、简帛学界的强烈关注。专家学者们对尹湾汉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四本专著、近百篇论文出版发表。
尹湾简牍从内容上讲主要涵概了四个方面∶1.东海郡行政文书档案;2.汉代术数类简牍;3.文学作品;4.私人文书档案。其中以东海郡行政文书档案所占比例最大。
尹湾汉墓简牍中的东海郡行政文书档案,主要包括东海郡集簿、东海郡吏员名籍、东海郡吏员未到官、不在署名籍、永始四年武库兵车器集簿等简牍。《集簿》是西汉官方文书中的重要内容,是由各郡国汇总各县的各项统计呈报中央的年度统计簿。大致近似于我们今天的综合统计表。《集簿》的内容大致包括当时政权机构人员的设置、东海郡界域面积、收容流亡人数、可利用耕种公田数、植桑田数、征收赋税、人口增长和各年龄段的人口统计数等等内容。通过《集簿》我们可以对当时东海郡全郡的机构设置、经济、赋税、人口、耕田有个较为大致的认识。而通过其它几样档案文书的补充,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东海郡内官吏的任命、调动、外迁、贬职等具体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到当时的官吏,特别是郡县内高级官吏如太守、县令等长吏一般避免任用本县本郡人,而多用邻近郡县人员。而郡县内的属吏即除长吏外的下属官更一般又都使用本郡 、本县人。这种人员使用机制防止了可能存在的裙带关系,有利于政令的贯彻实施。而《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则向我们展示了西汉的武备情况,各种兵车器总数达32326万8千余件,物类齐全,共240种之多,主要有乘舆器,作战武器、刀载武器类等,亦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古代兵器,武器功能分类极细致。
术数简牍为尹湾汉墓简牍中第二类内容,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历谱和一些古老的占卜法。术数作为一个学科始于西汉,主要是指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数理,来推测社会、人、天地将要发生的变化,揭示国家和人生的变幻规则和世事的气数,除天文历谱属于科学范畴外,其余的用来占卜世事和人生的卜法,都属于迷信。但正是这些卜法,在很长的时间内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主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生活生产活动。
尹湾汉墓简牍中的历谱,是当时人所书的实用历,一般不会有误,为我们研究西汉历谱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并且其中所纪年、月、日四时八节及朔闰,对于纠正《万年历》中的错误有其价值。
尹湾简牍中术数类,尤以《神龟占》、《博局占》最为珍贵。《神龟占》(图6)是与古代"动物之灵"的崇拜有关,我国古人认为龟寿千年,能预知凶吉,用龟占卜源渊流长。我国殷王朝就有以龟甲占卜国事,并刻字于龟甲,成为饮誉世界的甲骨文,使数干年后的我们能从龟甲上读懂殷王朝的盛衰。尹湾汉简中的《神龟占》为史书所不载,并且占卜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广被民间。所问之事与百姓的生活、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占娶妇嫁女、问行者、问系者、间病者、问亡者,让我们在领悟卜法神秘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感受到弥漫在汉代人精神骨髓中的神巫情结。同样的《刑德行时》、《行道吉凶》也记述了这方面的内容。《博局占》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古代"六博"游戏的规则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尹湾简牍中文学作品《神乌傅》(图7)堪称千古文坛诗赋珍品。《神乌傅》通篇以四言词为主,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叙述了一对不辞辛劳筑巢的乌为护巢与盗鸟展开的一场生死搏斗,最终雌鸟不幸受伤而亡。整篇词赋文辞练达,优美流畅,读之琅琅上口,是目前能看到的以讲述故事为特色的俗赋中最早的一篇,导民间文学之先声。同时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此赋的书法艺术,全篇以章草为主,用笔奇丽,神采飞扬,读之如食膏饴,酣畅淋漓。点划之中,尽情挥洒,收放有度。字体古朴淳厚,笔划多用弧形走笔,笔中带篆意。相互之间相对独立成形,同时又带有篆字的窠臼,从中可以看出在西汉晚期汉隶已走向成熟,章草的出现也是有根可寻。《神乌傅》在书法史上以其完备的法度,成熟面规范的结构表明其价值,也为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艺术珍品。
尹湾简牍中私人文书部分主要记叙了墓主人功曹史师饶的日常起居及行程,以及随葬遣策、名谒等对研究尹湾简牍能起到补充辅助作用。在墓中还发现了迄今最早的名片。
尹湾汉简的内容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涉及众多地名、县名为校正史书的错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汉书•地理志》记载∶"海曲,莽曰东海亭"。但尹湾汉简中有"海西"而无"海曲",可校正史书的误载。又如《汉书•地理志•东海郡》盐铁官的设置语焉不详,而《通考•征榷考》根据《汉书》记载,详列铁官之设的县名。"东海郡"条有下邳和朐设铁官而无盐官的设置,与我市即"朐"当时滨海而治所处的地理位置情况相悖,有失常理。简牍上明确地记载东海郡下设伊卢、北蒲、郁州分设盐官,下邳及另一处地方设置铁官。从而纠正了史书所载的谬误,还历史以真面目。
尹湾汉墓简牍的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进展将会有更多价值的史料得以发掘。
5.俑舞千年
俑最初是指古代墓中随葬用的偶人,后来其外延有所扩大。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事死如生",使死者能在冥世继续如生前一样生活,因此它是当时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在东周至宋代约1500 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一直很盛行。它作为我国古代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了解古代舆服制度、军阵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连云港古称海州,这一地区出木俑的西汉木椁墓大多地处海边,锦屏山、孔望山、云台山正在汉代朐港附近,高高顶、纱帽寺在紧傍海边的半岛坡地上,以木俑随葬,当是通过海上交通受楚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习俗。
连云港汉墓出土的木俑艺术风格独特。西汉木椁墓中出土的木俑多为侍卫俑和侍女俑,木俑的四肢刻画比较完备,小臂和双足甚至是插榫另接上去的,灵活多变,面部五官刻画细腻。
就发饰、服饰特点而言,以往发现的汉代木俑中,女俑的发饰分盘髻和垂髻两种。连云港汉代女俑的盘髻有两种形式,一种盘得较低,为单层,另一种盘得较高,为双层,后一种上层呈半球形,下层呈圆饼形,与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临镜化妆人物中右侧席地而坐的一贵妇的发髻完全相同。连云港汉墓中女侍俑盘髻的另一种形式,如高高顶汉墓中的女侍俑,是将发髻盘在脑后,形态各异,颇为奇特,收集的木俑中,有两件女侍俑的头发从头顶自然的披在项后,末梢修剪成燕尾形,并不挽髻,这在汉代女俑中十分罕见的。
连云港汉墓男侍俑的冠饰大多未能保存,只在头顶残留梢钉孔,推知皆应有冠饰。青龙山纱帽寺2号墓出土的两件男侍俑和采集的两件男侍俑,头上有人字形尖顶,当为戴帧的西汉通行两种式样。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件男侍俑,额头刻出一个长方形突起,刀法清楚,头顶是一个三角形的隆起,这种长方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帽箍式的帧"或"颜题"三角形的顶部即为"屋",可见,这两件男侍俑戴的是典型的"介帧"。
连云港出土女侍俑多为长袍,从刻痕和余留下的彩绘痕迹上看,下摆曳地,略呈喇叭状,与曲裾深衣类似,但腰身,股膝部显得宽松,大袖宽博,袖口敛束,男侍俑的衣很有特点,有三件在腰下大口前方垂挂下一长方形饰物,很少见。
从木质看连云港西汉墓出土的木俑多为概木,木质密致、坚韧,木质细,没有年轮,,木质少节,有纵向细小气孔,木质易均匀干燥,不易变形。
汉代也是中国历史上雕塑艺术大发展的时期,俑在种类、数量、材质、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家内奴婢和乐伎俑也占很大比例。低级官吏和地主墓中也有放置俑的。
连云港很多汉墓出土木俑,如高高顶汉墓、纱帽寺、海州双龙汉墓等。2003年华盖山汉墓中出土了七件木角,其中三件一手持盾,一手持剑,非常完整、精致,高度在35-42 厘米之间。
隋唐时代伴随着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俑的艺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牵驼俑、牵马俑、骑俑、戏弄俑、胡俑等,成为这一时代的常见种类。1978年,在连云港市海州东门外唐墓中出土一套牵马木俑(图8),一个贵妇人骑于马上,身穿敞领长衣,拱手与腹部,牵马俑立于马的右侧,头着帧,长袍,束腰,双腿叉开站立,左手握于胸前,似牵马状。两个女侍俑,站立于马俑左侧,特别是对侍女俑的刻画,体态优美,胖瘦得当,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贵夫人骑马游春的景象,让人充满惬意之感。
色彩斑斓,奇伟多姿的三彩俑,凝铸雄浑富丽的盛唐之音,堪称中国古俑的压卷之作。1998年春夏之交,原云台林场的一处工地施工发现一处唐代墓葬,后经多方努力,征集到一件三彩女俑和黑陶鸡俑。三彩女俑高 21cm 发髻右倾,身穿敞领长衣,下垂至足,外着襦,帔帛呈带状披于肩上,体态丰腴,双臂抱于胸前。黑陶鸡首俑,高 22cm,人身鸡首,高冠,昂首平视,身材魁梧,身穿敞领长衣,下垂至脚背,披帛,拱手于胸前。
及至五代,俑风大变,镇墓压胜的神怪俑受到重视,尤其是焚烧明器在丧葬中盛行,俑的使用骤减,至清初遂告绝迹。
俑的发现,弥补了同期地面雕塑在种类及完整性上的不足,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历代审美习尚变迁的轨迹,成为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周锦屏、高海燕、刘洪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