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庵悟道好成仙
连云港海上云台山景区 云台胜境,以海、古、神、幽、奇、泉六字为其精髓。宿城有“世外桃源”之称,因此独占一个“幽”字,而位于连云港宿城大竹园村黄茅顶的悟道庵则堪称“幽绝”。
初春的一个下午,阳光和煦,清风拂面,我和市文管办、博物馆的几个同事结束了在宿城留云岭子午亭的测量工作后,相约前往悟道庵考察。作为学人,能够“悟道”,岂不快哉!我们几个有说有笑,不一会已上了乡政府西侧的盘山公路。在向导的指点下,我们下了盘山公路,登上羊肠小道,穿过几户农舍,便进入一片丛林之中。这里赤松、马尾松、黑松、楸、柞、栎、橡、榛、黄檀、紫藤交错杂处,刚才还令人燥热的阳光,顿时被浓密的枝叶所掩,在林中毛石铺陈的山道上攀行,阵阵凉风袭来,身上的微汗早已无影无踪,使人感到无比的清爽惬意。喘息间,眼前一片翠绿。虽然已是初春时节,但乍暖还寒,所有树木并未发芽,那儿来的这一大片翠绿?定睛一看,原来是密密的竹林!“呵,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不知是谁冒出一句来。“瞧,这竹子真粗啊!”,“是毛竹吗?”大家一下子喧闹起来。在家乡这么多年,大小山头爬过无数,的确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青翠挺拔、粗若鹅卵的竹子!竹林深处,一根竹杆上钉有一个小白牌,上面丹书三字:“哺鸡竹”。虽不知其为何叫此名,但知其此名已足矣!
再往前行,只见两块4米多高的巨石一南一北立于山道两侧,两石之间齐齐地留有一隙,宛若门道,仅容一人通过。南面巨石的东侧壁上紧贴而立着一通圆额石碑,碑高1.98、宽0.98、厚0.16米,文9行、字径4厘米,卷云纹饰边,中间有一道明显的断痕。这就是明代的《了空碑》,为“明万历岁次乙卯孟冬十月朔十七日门下生魏子沟沙诏等同立”。天然巨石门内侧(西侧)有摩崖石刻。门南面巨石西侧壁上刻“念佛成”三字,北面巨石西侧壁上则单刻一“佛”字,两侧合而为“念佛成佛”,均为楷书,字径均50厘米,落款“振亚”二字,字大如斗,正楷,说明为民国时山下法起寺僧振亚所题。在南侧巨石的北面壁上还有“德云常在”、“别有洞天”隶书题刻,字大盈尺,落款显示为民国八年(1919年)振亚的好友灌云县富绅许鸿宾所题。进入巨石门后,就见一石砌建筑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这就是悟道庵的山门!山门前因山势而筑成平台和台级,自然随意,无半点斧凿之痕,台级两侧各有一棵参天的大银杏树,西侧的树围4.5米,东侧的树围达5.3米。更奇特的是两棵大银杏树根部四周均生长出许多鸡子粗细的的小银杏树,呈“诸子亲母”之象。悟道庵山门南向,开单拱石门,门道宽1.3、高2米,整个山门面阔三间12米,进深4米.残高4米。山门的门楣上有汉白玉匾额,上书“三教寺”,楷书,字径20厘米,上款为“大清光绪十二年吉旦”,下款为“住持僧师峦重建”,字径4厘米。山门顶部已毁,但山门过道两侧高开的窗洞显示,这座山门的东西两厢是二层结构,这种结构的山门在连云港地区还是首例。在山门内东厢墙壁上嵌有一块云鹤纹饰边的石灰岩石碑,细细审读,才知是清代顺治十二年(1655年)知州任三奇重新刊刻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海州知州杨凤等立、黄宣泰撰文的《东海悟道庵碑记》,碑高1.51、宽0.83、厚0.19米,字径2.5厘米,碑文叙述涟水杨珊即了空大师的出家以及其死后40年知州杨凤等人为其建立悟道庵的始末。穿过山门,进入悟道庵院中,庵堂布局一览无余,为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建筑。山门和正殿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两边各建有东西配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正殿、东西配殿均已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和瓦砾。从现有情况考察,悟道庵正殿为面阔三间12米、进深10米的硬山式建筑,东西配殿也均为面阔三间10米、进深5米的硬山式建筑。
今人有说连云港旅游景区悟道庵为明代道观的,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明代杨凤所立的《东海悟道庵碑记》中“了彻方外宗旨”、“憧然猛省、顿成慧业”,以及万历《了空碑》中“普渡众生”、“了空悟空”等词句均为大乘佛教用语,并非道家所言,且“了空”二字,更为典型的佛门弟子法号,因此说悟道庵为明代道观不妥。然而,光绪年间僧师峦重建的“三教寺”,却不能简单地归其为佛道一家,“三教寺”一名就阐明了它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
另外,今人又有说悟道庵又名悟正庵,我也不敢苟同。悟正庵正是位于悟道庵后山上的“上庵”、“后庵”,因为清乾隆时崔应阶在《云台山志》中记到:“悟道庵,〔顾志〕在沃壤山顶,竹树弥山,中极幽丽,……悟正庵,〔赵续志〕在宿城山顶,庵多茶树。东海茶以此地为最,风味不减武彝小品也”就已经将悟道庵、悟正庵分得一清二楚了。清《嘉靖海州直隶州志》和《云台新志》中也分得很明白。把两座寺观混为一谈,应是《连云一瞥》作者许绍遽弄错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作者:周锦屏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