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旅游攻略>>连云港景区奇山异石---岭中秀藏奇山石

连云港景区奇山异石---岭中秀藏奇山石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1-7-10 | 查看:1809次

连云港景区奇山异石---岭中秀藏奇山石

有的人爱石头,最后成了石痴,比如他恨不得把整个东磊山搬回他家不到 30 平米的房子里。精神可佳,而东磊可人。

连云港旅游景区东磊实在是一片奇石的世界,有"石海"之称。

据考证,东磊的石海一万二千年前确为大海,这些奇异怪石原为山上碎裂的岩体经滚动堆压,海浪冲刷,岁月分化而成。石海处于一条北西——南东向的断层破碎地质带上,倾角陡峭,风化更加剧烈。在这崔嵬山势间,岁月随意堆砌出这片千奇百怪、鬼斧神工的一大片石的海洋,令人叹为观止。清代谢元淮《石海》诗曰∶"海水高如山,山石多于海。磊珂各争奇,是名为东磊。大者为连峰,小者为巾几,为屋为灯檠,为船为鼎鼐,为蛟蜃鱼龙,为虎豹犀兕。为峡透天光,为洞入地底,万类靡不为,想像皆可拟。来往人定仙,雕凿工疑鬼"。

试想游人在这石海中穿越,景随步移,冰冷的山石好像都有了生机盎然的灵气,像桌椅,如舟船,似鸟鱼,若桥屋…恍惚间,会疑其不是山间,而是海底,是仙界!

不是吗,但见山上那"登山观海""万壑朝宗""海上仙山"等石刻,仍可使石海的灵性之石忆起当年置身波涛汹涌间的岁月。遍看石海,从山下路边直至围屏山腰,东接凌州,西连渔湾,这方圆二三十平方里的山岭上,怪石起伏。如波峰浪谷,轻风云雾荡出水气烟淼,若逢夏日骤雨初歇,满山奇石与峰顶云朵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在明代顾乾赏定的云台山三十六景中,东磊一处就占有6个。

"东磊奇石",是指耸立道旁的三磊石,巨石嶙峋,上阔下削,石纹开裂,三块叠起,给人一种头重脚轻、随风可落的骇人感受,是石海奇观中的极品,上镌"磊磊落落"等字,人近其间,刚直者更添天地间之凛然正气,龌龊者会望而生畏顿时胆颤心惊。

"丹洞花光"是指山中神仙洞 ,又名紫丹洞,洞前巨石上有清康熙年间海州司训杨廷镇的诗刻∶"蒙茸虎豹尽高蹲,肤雨氤氲古洞昏。苍狗白云何处去?飘然随我到昆仑。"洞下石壁约有丈余深裂隙,阔三丈余,可容数十人。洞中又有小洞"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过去无人敢入。"当地人奉其为神居仙窟。后有胆大探险者屡入其内,方知这小洞内更有七穴八洞,洞洞相连,处处怪石,云雾蒙蒙,如人仙境,忽见天开一线,由另一洞口钻出。

"平台水月""斗阁邻天"二景俱在东磊延福观前后。延福观建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 年),山门题额为"敕赐护国延福观"具有典型的明代寺观建筑风格,明清期间是云台山颇有名气的寺观之一。二百余年前,山下还是汪洋一片,观前累石成平台,若于明月之夜,登台举月望海,洋洋一派仙界奇观,故成名景—"平台水月"。文革期间,延福观大殿被毁,仅存山门和西厢房,故"斗阁邻天"之美景已残缺不全。

"屏山叠翠"和"东磊朱樱"是东磊别具特色的季节性风光,春夏秋季,石海上方的山腰,翠色如烟,层层叠叠,山岚摇动,绿波起伏,与石海之波澜妙合出另一幅海天相接的奇景。这一带的春季更为嫣紫姹红,山花怒放,香飘十里。而漫山樱桃花又是奇多,坡上坡下,沟沟涧涧,粉红、水红、紫红交织成飞霞满天落红无数的图案,着实把座石磊山装点成出阁玉女。

站在延福观向北看,一沟相隔的摸忽山显得格外神秘,使游人不禁产生无限的向往,因为这里近年已成为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据我国上古历史文献汇编《尚书》记载,尧帝曾派羲仲到东方的汤谷祭祀太阳。这一史事一直是一个谜,因为汤谷究竟在哪里,难以定论。直到清代,乾嘉学派王良士沿东部海岸泛舟勘察,北自山东,南抵浙江,最后得出结论,羲仲祭日之处就在云台山东磊。后来的师亮采、许乔林等人进一步予以考证,确认了这一结论。但千古史实无实物为证,并未引起人们的兴趣。直到十几年前,当地人在这里发现了羲仲祭日遗留下来的石刻,才引起一片哗然,海内外大学问家纷至沓来。

祭日图案留在一块坐西朝东、斜卧于地、长宽数米的岩石上,其上雕刻着两个圆圈,其中一个中间画有简单而模糊的图案,当是月亮了。另一个圆圈周围刻有二十一根象征光芒的线条,是太阳无疑。在日月的下面,凿出了七个大小的圆洞,位置和形状与北斗星一致。整个石面上还刻有其他一些类似星宿及今人无法看懂的图案。太阳石的发现,把东磊受今人青睐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学者纷纷著文论证东方先民的活动与太阳石的关系,有人甚至发现了太阳图案与南美土人的图腾的相似性,并将此与少昊民族远迁南美洲联系起来。这些结论,又给东磊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某种意义说,连云港是个用丽山奇石装饰起来的城市。诗曰∶"不见云台岭中秀,勿论天下美山石。"石头是这个城市的自画像,是记录这个城市沧桑演化的史诗,是一座座个性鲜明的城市雕塑。连云港人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风景内涵都藏于石头,把梦想、意志、奋斗精神也寄于石头。而这一切绝非他们的自我做作和粉饰。宇宙之神在造就这块土地时,就赋予了它一种特有的韵味∶奇!

如果说连云港以异洞奇石而著称,一点也不夸张。熟悉这里的人,谁都能抖搂出一大堆来。仅连云港花果山上,就号称七十二奇洞,其它地方不可胜数;而具有鲜明个性的像形奇石,就有八十一处之说,也许八十一是为了求得与七十二相对称,其实远不止这个数。除了东磊、花果山、石棚山、宿城等处的奇石以外,在此复略举数例,以飨读者。

无论在何处,连云港都无法游离于西天取经的神话传说之外,唐僧师徒四人的天然"造像"随处可见。位于猴嘴镇的南部,林深山秀。登上山顶,盐场、盐池、盐河等关于盐的景致尽收眼底,所以清朝黄申瑾就把这里收为《云台二十四景》中的第一景,名为“盐池汇宝”。就在此地的半山处,有一块巨石不知何时断然从山体中劈开,独自矗立,活脱脱成了一个天然猴雕,眼耳鼻嘴,无不尽肖,做凝神远眺态。世人就将此石称为"猴石",将此山称为"猴嘴山",将附近镇制称为"猴嘴镇"了。倘若站在花果山上,从几公里以外向这里远视,整座山体则变成了变化莫测的活猴,从不同角度细细品味时而像坐猴,时而像卧猴,时而感觉其仰面,时而感觉其匍匐。虽然那块猴石只是一个"仰面猴"的下颏,但它自身又是最耐细看近看的猴石经典之作,自古至今不知引来多少文人为之泼墨。晚清诗人张百川有诗句曰∶"茅君酒饮醉初醒,化石千年性最灵;磴结须眉能肖影,天生口鼻有奇形"。为了让游人尽情领略石猴风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选择最佳角度建立一座观猴亭。曾有一幅楹联道;"山观石猴,西行佚闻依旧,浪士非同甄士隐;海映镜花,东航辍紫犹新,本吏岂是贾雨村",描绘的正是立于观猴亭处仰视石猴之妙的,后收入《中国楹联大词典》,却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从猴山东行两公里,到朝阳镇西山坡,便是沙僧的领地了。这里的"沙僧石"高达十多米,在新墟公路上欣赏这一奇景,由西东行时,看到这个沙僧身披袈裟,弯腰俯首,正往山上艰难攀援。当地百姓赋予它生动的含义,说他一时怠慢落伍了,正在追赶师父和师兄们;如果由东西行,再看这块沙僧石,则变成了头戴僧帽的和尚,昂首挺胸,阔步下山而来,形态十分英武,令人叫绝。因为这块沙僧石,山下的平地也叫作"沙河口"了,其情形与《西游记》里描绘的极为相似,趣味勃然。离沙僧石不远,有一块向西北伸出的突崖,刻有"岩石堠三十里"六字,以及宋代的年号,当为那时标示里程的记号,被人们称为"记里石",而史料上则称为"堠",即现在的里程碑。古时的"堠"分土制和石制两种,在相当于现今国道的官道上,五里设单堠,十里设双堠。土堠实则为路边的土堆,长年不动,故宋朝有"馋如鹞子懒如堠"的谚语。韩愈也写过"堆堆路边堠,一双复一只"的诗句。在朝阳镇发现山上之堠,可见古时这一带的道路在山上,也是陆地为海的一个见证。

也许游人还没有见过展翅欲飞的石头吧?那么就请到连云港镇南山之巅上来,这里有一块飞来石,南北向各长出一翅,作凌空欲飞状。不知什么时候,北翅被雷击落,成为断翅雄鹰,孤苦伶仃地卧于山顶。当地有民间传说∶不知何年何月,海上有怪物作祟,伤害生灵,搅翻渔舟。岸上有只侠肝义胆的雄鹰与之搏击,想一举消灭这个害人的怪物,结果惹怒了不分善恶的龙王。龙王拿雄鹰并没有办法,最后却借助雷公的力量击伤雄鹰的翅膀。负伤的鹰没有放弃与恶魔的斗争,卧在南山上静观着海怪的动向,多少年过去了,便化作石头。不难看出,动人的传说寄托了渔民们的美好愿望。《云台补遗》载∶巨石悬立,形同翔舞,斑斑点点,皆蛤蚌之壳,相传自海中飞来,故名飞来石。实际上,它曾是海里的一块巨石,后来因为地壳运动,这里抬升为山,此石也就成为一大奇观了。有古诗赞曰∶"海岸蚌壳点莓苔,自古相传海上来。鹏背扶风程九万,飞飞飞落入云台。"

翻过连云港镇南山,进入宿城地界,游客可以欣赏到难得一见的卧牛石和风动石。卧牛石因酷似卧牛而得名,被列入宿城八景之一。有位乡土诗人曾这样描写道∶"石牛岭上夕阳天,高卧深山不计年。苔藓遍身随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花蹄抱月岩腰卧,栗角埋云谷口眠。待到春雷惊梦醒,牧童鞭起力耕田。"由卧牛石来到张楼东山口,就可以看到另一个奇景——风动石了。这块方圆盈丈的巨石,重达千钧,却似乎悬于空中,有以手触摸即可坠落山谷之感,每有大风吹来,轻轻摇动,救名为风动石。民间传说,当年每当法起寺诵经声起,这块好学的石头总是洗耳聆听,听到精彩之处还少不了微微点头,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这种晃动的习惯。

在中云台溪云山上,有一个名为"梳头崖"的去处一直吸引着许多游人。这块突兀耸立的奇石高达数丈,四壁如削,民间传说是天界玉女早晚梳妆的地方。崖的顶部有巨石相叠,形如妆奁,奁台上有石梳、石镜、发簪等梳妆用品,无不形态尽肖。据说玉女梳妆时跪坐的痕迹也清晰可见,若在每天清晨日出时分登临,还能闻到玉女的体香。何其神异乃尔!于是又有传说在这里千古诵唱∶炎帝之女精卫在海上游玩落水身死,化作小鸟,立誓衔石填平大海。玉帝为它的精神所染,施发神力,将大海填为陆地,从此小鸟精卫得以和玉女朝夕相伴。此梳妆石正是她们的遗物。有人曾作诗句云∶"帝子何绰约,乘风踏浪来。五羊湖是镜,两岛山为台。"

若为连云港奇石而感叹,就不能不赞美东海的水晶石。那是一种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结合得最为完美的石头,那是一种神奇的透明和透明的神奇!水晶石在其他地方自然也能见到,但连云港市东海水晶数量之多、品质之高,却是别处难以攀比的。它的总储量占全国的一半,它的硅含量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这意味着它的透视障碍几乎为零。正所谓"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得烁愁成水。"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这首诗是用来赞美水晶无限透明的,而第一个堪此美誉的只有东海水晶了。不难想像,同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东海水晶像花果山一样,曾对吴承恩赋予过极大的启迪,所以他才在《西游记》里描绘了一座水晶宫,作为东海龙王的住所。而如今东海的水晶业如日中天,红火非凡,各种水晶制品吸引着远近的游人和客商。国外一些水晶专家都曾对这里的水晶赞不绝口,东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水晶中心的预言已逐步变为现实。置身于这个透明的世界中,不禁使人觉得一切都透明了,心境也一尘不染,常常会因此而忘记归时。

游赏过连云港的奇山异石,心绪总会难以平静,无数个光点在脑际里闪烁,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牵人心魄的靓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