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住宿美景>>连云港海上云台山风景区

连云港海上云台山风景区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1-6-6 | 查看:2792次

 

淡季票价:挂牌价60元/人 团队价30元/人  淡季时间:2015.10.21-2016.04.19
旺季票价:挂牌价80元/人 团队价40元/人  旺季时间:2016.04.20-2016.10.20
营业时间:08:30-17:30
景点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乡海上云台山景区
温馨提示:不接待散客订票。另付费项目:景区内小交通40元/人往返。
景点距离:连岛浴场18公里 花果山28公里 渔湾22公里 云龙涧17公里

 

特惠政策:
①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4米以下免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军官凭军官证、残疾人凭残疾证免大门票。
②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4米-1.5米、60至69周岁之间老人凭身份证、在校学生凭学生证购半价票。

 

 

 

 

景点简介:

海上云台山是古代传说中海上三仙山中的瀛洲,三面临海,是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山海相拥之处,是珍稀生物的宝库,是佛从海上来的第一站,是自然和文化珠联璧合的灵山胜境,拥有非常罕见的山海奇观、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的生态系和人文遗存,自古以来为“东海第一胜境”。

 


海上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海叫绝,因水谓妙,因古显幽,群山透迄、峰峦叠翠、绿水常流,海上云台山可同时观赏山、海、岛、港、城五位一体的华美景象。景区拥有江苏独一无二的山海奇峰——二桅尖;有“佛从海上来,东土第一寺”之称的法起寺;有“紫气东来,王者之气”之称的中国最大的楸树林。宋代大文豪苏轼笔下的“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均指此处。悟道庵游览区更被誉为“江浙第一佛教园林”。
海上云台山群山逶迤,林木繁茂,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有“春赏花、夏观海、秋品叶、冬看雪”四季美景,其中“云台铺海、云台雾凇、海上日出”等独特景观久负盛名。

 


海上云台山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黄海景观,奇异多变的天象景观。灿烂悠久的文化遗产等诸多景观交织辉映,使这里构成了连云港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精华,使其成为观山看海的最佳去处。

 

 

万寿谷
万寿谷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深峻山谷,因峡谷南有万寿山而得名。峡谷内悬崖峭壁、碧水长流、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生态原始,并有九寿镜谭、倒崖、佛光崖、沐佛台等十几处自然景观分布,其间青山、碧水、栈道、幽谷、古树、奇花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寻胜探幽、避暑养生的最佳去处,游客到此,定会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云台石林
云台石林,占地300亩,这里怪石林立,突兀峥嵘,姿态各异。有万卷经书石、雷劈石、仙桃石、卧佛石、观音石、卧虎石、神龟石、罗汉洞、听经台等名胜,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怪石间生长着华东最大的原生态楸树林,树龄多在百年以上,参天蔽日。每至花期,繁花满枝,如雾似云,景区500米践道,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怪石花海、争奇竟丽。眺望树隙浮云,倾听鸟啭虫鸣,移步易景,禅意山水,如入灵山胜境、游者莫不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赞不绝口。原中国佛教协会长赵朴初老闻此,欣然挥毫命名“云台石林”。

 

 

悟道庵
悟道庵又名三教寺,俗称悟正庵。被誉为“江浙第一佛教园林”,环境清幽,是云台山地区最古老的梵刹之一,是“云台七十二庵”中仅存的古庵!

 


悟道庵,又名三教寺,俗称悟正庵。地处北云台山南麓黄茅顶中部,海拔323米。这里早在唐宋时代就有寺庙,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建悟道庵,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更名“三教寺”。1938年遭侵华日军轰炸,损毁严重,仅存山门、大殿、中殿等几处墙基。悟道庵遗址周围树木成荫,修竹掩映,清泉流水,环境极为幽静,是海上云台山景区中最具历史底蕴、人文内涵和环境价值的精品景点。沧海桑田,今又盛世。为了尊重历史,光复古刹风采,海上云台山景区在其遗址的西侧,对悟道庵进行了保护性的恢复重建。设计和建设均采用仿古如旧的手法,使这座古庵昔日的容貌得以再现,同时又为连云港市增添一处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休闲胜地。如今,一座古庵、石林、古树、竹林、鲜花和谐交融的佛教园林呈现在游客面前。  

 

 

楸林花海
楸树,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寿命长,有较强的消声、除尘、吸毒的功能,能净化空气、其“材”貌双全,自古素有“木王”之称。唐代韩愈《楸树》诗赞道:“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帐,看吐高花万万层”。悟道庵楸树林为全国罕见的原生态楸树林。楸树又称小叶梧桐,传说是凤凰飞落的地方。树龄多在百年以上,高大挺拔,姿态俊秀、枝繁叶茂,花形若钟,花多盖冠,红斑点缀白色花冠,如雪似火,每至花期,繁花满枝、香气浓郁,随风摇曳,令人赏心悦目,素有“楸林花海”美誉。

 

 

海天一览
海天一览观景台,建于山崖顶上。依山面海,凌空壮观,气势恢宏,与悬空栈道、悬索桥、云中漫步廊桥相连,总长1180米,直通二桅尖山峰。游客在此,极目海州湾,一览港岛城,山海奇观,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有诗赞道:“山居有大观,图画入眼帘。旷目千里远,怡心数缕烟。岛峰浮雾海,帆影接云天。海上长虹落,银鸥舞蹁跹”。

 

 

 

蓬壶仙境—二桅尖
蓬壶仙境—二桅尖位于后云台山北麓,隔鹰游海峡与连岛对峙,紧邻大桅尖,海拔503.7米。这里山势雄峻、重峦叠嶂,山海相连、峰高海阔,海波与山色相映,水汽岚光、变幻莫测,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展示连云港东方大港、山海风光的精华所在。主要景点有:“海天一览”、“一线天”、“迎曙峰”、“凌空踏浪”、“云中漫步”、“云台神鹰”、“神龟探海”、“云台冰瀑”、“铁血峰台”等。其中,“云台铺海”、“曙峰旭照”、“海市蜃楼”等独特景观,久负盛名。景区容“雄、奇、险、幽、秀”于一体,集“山、海、港、城、岛”于一览,被誉为江苏省独一无二的“山海奇观”。

 

 

  

法起寺
法起寺,又名法溪寺,亦名鹫峰寺,因取“佛法起源”之意而命名。寺院始建于汉代,如从“楚王崇佛”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创建之初,西域康居国僧人在此翻译经典、弘法布道。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康居神僧会尊者(康僧会)来此挂锡,并留“饮泉留仙”石刻为记。康僧会成为法起寺历史上第一位过化高僧。

 


宋元以降,法起寺最为兴盛。明代名儒顾乾在其《云台山三十六景———山寺晨钟》中写道:“法起寺在宿城山中,自汉创建,丛林极盛。晨钟暮鼓,清音远闻,为清修胜地”,并有诗为赞:“古寺晨钟起,朝来次第鸣;数声残月落,一径好风清;过涧游鱼听,径林宿鸟惊,寥寥万籁静,入耳动遐情”。
清代法起寺的规模达24进院落,僧众达300多人,建有大殿、中殿、天王殿、净土阁、弥勒殿、藏经楼、法堂、方丈、祖堂、仓库及寮房200余间,香火鼎盛,声名远播,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四方信众自陆路与水路争相前来,并为之形成了一条“烧香河”,河名沿用至今。

 


法起寺之所以成为佛教名刹的原因之一,还因为早在宋元时代就确立了曹洞正宗的传承体系。曹洞宗为禅宗的五个宗派之一,讲求“佛在性中”。到清嘉庆年间,曹洞法脉已在法起寺传至第35世,素有“寺风正派,不二法门,有德者居之”之说。

 

 

在近1900年的历史进程中,法起寺还为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日本高僧圆仁和尚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新罗人更是将法起寺所在地———宿城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在此发轫。令人称奇的是如今日本奈良也有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法起寺,寺内有24米高的日本最古老的三重塔,群阁簇拥,塔影婆娑,令人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