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旅游攻略>>连云港名人传说---东海孝妇

连云港名人传说---东海孝妇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2-1-19

连云港名人传说---东海孝妇
出自连云港市属地区的东海孝妇事迹,史载于《汉书)、《王子年拾遗记》、《太平寰宇记》、《海州隆庆志》等典籍。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根据东海孝妇的记载和口碑,创作不朽名剧《窦娥冤》。
连云港市云台区(现开发区)朝阳镇北侧山头现存"汉东海孝妇祠",俗称娘娘庙,又叫窦娥庙,据考证始建于宋代,北宋诗人苏东坡、文学家石曼卿专程到此凭吊。每年农历"三月三",民间在此举行庙会,敬祀孝妇。
汉代有个女子周青,娘家在东海郡石榴树,婆家在巨平村,即今连云港市云台区(现开发区)朝阳镇(旧名新县)。后人在新县村北修孝妇祠和衣冠冢。汉时,东海郡治在郯城,郯城城东孝妇冢,则是孝妇蒙冤被斩后当地百姓为其筑起的大冢,两千多年来受到世人敬重。明朝张世则曾题诗凭吊∶
郭外孤岭孝妇丘,萎萎宿莽几经秋。
芳标不逐年华换,往迹犹随史牒留。
曾动高天干早魃,空令良吏识烦忧。
汉家对簿真何事,岂独韩杨赵盖愁。
这首诗赞美了孝妇的美德,抨击了汉代官场的腐朽黑暗,感叹的岂止是这一个民间弱女子,连在朝做大官的韩延寿、杨恽、赵广汉、盖宽饶不也一样被汉宣帝冤杀了吗!
讲故事的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博望侯,在东海郡博望这地方栽下了从西域带来的花卉瓜果,栽了好多石榴树,就留下了"石榴树"这么个地名。
当时,石榴树附近有一家姓周的,生个女孩,叫周青。周家贫穷,母亲早早去世,父亲识俩字,做不了事,也种不了田,无奈将女儿送给百里之遥的巨平村老亲戚家做童养媳妇。结婚没几年,周青的丈夫服徭役受伤亡故,不久一个独子又得病死了。好端端的一家人,就剩下了一个年迈的婆婆,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子和周青自己,寡妇娘们怎么过呢?周青白天上山打柴,晚上纺线织布,将就过着清贫的日月。
周青为人忠厚善良,有一点好吃的先敬婆婆,后敬小姑,自己空着肚子;有一点好穿的也先敬婆婆,后敬小姑,自己穿着破的,过一天了一日的毫无怨言。婆婆看了不过意,就劝媳妇说∶"孩呵,你年纪轻轻的,这么死守活熬,哪天才是个头呢?我看你不如寻个妥当的人家嫁出去吧!"周青感叹自己生的黄连命,嫁到蜜州也不会甜,更不愿婆婆和小姑受罪。
婆婆生病了,周青日夜守在床边,煎汤熬药,端尿端屎,婆婆疼得哼一声,她也呼哼一声,就跟病在自己身上似的。婆婆吃不下饭,她说∶"妈呀,你想吃什么呢?"婆婆说∶"什么也不想吃,就想吃那红枣子。"这时正是寒冬腊月时节,家里没有红枣子,上街又没买到,她急得一夜睡不安稳。
第二天大清早,周青与小姑子两人到山涧沟抬水,在往回走的路上,看见一个又红又圆的大红枣子掉在一泡狗屎上。周青心想,婆婆不是要枣子吃嘛?就拾起来了,先擦擦,觉得不素净,又放在水里来回洗,洗过就放在自己嘴里含着。回到家里,她打嘴里掏出红枣子给婆婆。临吃前,她又偷偷地放进自己嘴里咂咂。那枣子虽说是在狗屎上拾的,经她这么擦啊,洗啊,咂啊,那狗屎味早没了。婆婆一吃,病情好了不少,精神也来了不少,心里感激媳妇的一片孝心。
下晚,婆婆又想吃青菜。那个寒冬时候哪里来新鲜蔬菜呢?周青没办法,赶快下山,寻遍山坡涧沟,在向阳崖坡里铲了一把婆婆蒿的嫩芽芽,自己觉得婆婆吃婆婆蒿也正合适。跑到山涧沟边,揪揪,剔剔,洗洗,弄得干干净净拿回家,炒炒,家里正好还有半小钵香油,油多不坏菜,多放了一些。婆婆高高兴兴地全吃了。谁知过了一会儿,婆婆突然嫌心里不好受,转眼之间头也歪了。周青急得直转也没法子。小姑子呢,心眼不好,是个多嘴精,告诉妈妈说∶"嫂子早就不安好心了,说不定这是从山上采来的毒草反药,害你哩。"婆婆不信,小姑子又说∶"早上你吃的那个大红枣子,还是她从狗屎上拾来的呢,偏什么好心啊!"婆婆还是不信。时间不长,老婆婆慢慢地套拉了头。如今民间小孩还有唱"婆婆蒿,犯香油,老婆婆吃了耷拉头"的民谣。灵不灵呢,不懂。总之,不管什么原因,老婆婆倒是真死了。
小姑子慌忙跑到县衙告状,说∶"嫂嫂毒死了我妈妈。"县里下令捉来周青。周青申辩未杀婆母,自诉是小姑诬告。案子报到了东海郡。当时郡衙接管案子的是于公。于公是汉宣帝时丞相于定国的父亲。于公的老家就在云台山下的于公疃。于公精通法律,治狱勤谨,接手周青谋害婆母一案,就明询暗访,察知为一桩大冤案。于公百般为周青表白,说∶"这个妇人赡养婆婆十多年,以孝闻名乡里,四邻没有闲言,请求给一生路。"太守愚昧,不听于公再三直谏,不作详查细询,糊里糊涂就将周青定了死刑。于公没有办法,怀抱案卷,在衙门里嗪啕大哭,辞职匆匆走了。

太守断定于六月初三将周青斩首。临受刑前,周青大呼冤枉,将平时喜欢的石榴枝插在地上,又要求竖起十丈竹竿,悬挂五丈白绫,当众立誓∶"我周青若有不孝大罪,情愿一死,鲜血当往下流,石榴枝即枯;周青若蒙冤而死,我求苍天有眼,应我三件事∶鲜血往上喷满白绫;石榴枝开花,树大成围;六月飞雪覆盖我尸。"说罢伸脖子就刑。行刑过后,果然如周青所言,鲜血直往上喷涌,将高悬的白绫染成红色。本来是热烘烘的六月天,顿时乌云四起,寒风呼啸,满天飘起鹅毛大雪来。满城人嚎陶大哭,哭声数里,惊天动地。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涌出城廓,手捧泥土,立时为周青堆起了数亩方圆数丈高大的墓冢。再看石榴枝果然成活开花,过后长成了大树。周青的娘家人听说石榴树有灵,纷纷栽植,周围石榴树多了起来,以致石榴树成了村名,镇名。
时过多年,东海郡换了位新太守。这位太守拜访于公时,于公献出周青全部案卷,告诉他说∶"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周青临刑之言都应验了。"新太守详细审阅案卷,又到民间访问查证,兜底弄明了案情,当即为周青平冤,还宰杀了三牲,亲自到周青家上祭祀,旌表孝妇的德行。
元朝戏剧家王实甫、梁进之、王仲之三家,先后将孝妇事迹编成《于公高门》。大戏剧家关汉卿以周青为模特,写成了名垂青史的《感天动地窦娥冤》。
后来,云台山新县和郯城都建有孝妇祠。新县孝妇祠后有窦娥坟和千年古榕树。清道光十九年,淮北盐运史司海州分司运判童濂倡捐重建。新县孝妇祠西由头荒坟临近大路,,有一石碑,上书"汉东海孝妇之墓"。进祠门,正殿开阔三间,正中木龛内端坐风冠霞帔、慧眼微开的孝妇塑像,精彩庄严。两旁楹联是∶"梓里奉馨香,合万家诚意,感通自见雨晦应侯;海隅资保护,历千载神功,普遍方知慈孝同心。"梁柱上悬挂历朝官员题献的匾额。塑像前分布钟、磬、皮鼓、木鱼、香炉以及祭器,井然有序,庄严肃穆。正殿西间为孝妇寝堂,专祀孝妇的婆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庙会,前来求愿了愿敬香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清朝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来娘娘庙求子,后又来还愿、特为东海孝妇重塑金身。
苗运琴 张义壮 朱守和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