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欢迎访问连云港山海旅行社旗下专业旅游攻略网站!

客户服务热线:7:30-22:00

181-1521-0001

您当前位置: >>住宿美景>>连云港南城六朝一条街

连云港南城六朝一条街

来源:连云港旅游 | 时间:2022-1-16

连云港南城六朝一条街
景区概况
连云港旅游景区南城六朝一条街(古凤凰城)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街道,云台山西南隅。因位于凤凰山与凤凰东山之间,故名"凤凰城"。5000年前,南城就有东夷部落活动遗迹。文字记载已有 1600 年的历史。千年古镇留下众多历史古迹,古城门、匡衡井、六朝一条街、普照寺、玉皇宫、城隍庙、侯府等。


景点介绍
古街老屋
南城城门后有 1500米长、4米宽的古街,称"六朝一条街",即南城东大街。古街用1339块青石铺砌而成,俗有"南头到北头,三里出点头"之说,中间约一市尺宽,为竖条石块直铺两头,称之为龙脊,为古时独轮车的行道。古街上不时还能看到当年大户门前的上马石。
古街上临街的住户,每家都有三四道院落,每一院落至少有一眼水井,又叫三四道天井,即三四个既相通又相隔的小院子,院落之间用配房相隔。相通的地方叫穿堂,临街开商店用的叫店堂,进入过道通往内宅,一出过道就面对一道隐壁,上写一个大的"福"字,拐过隐壁进入内宅各院。第一道天井厢房为仓库及伙计居住,主屋为临时客厅,第二道天井主屋供长辈居住,厢房为客厅、书房等,第三道天井为家中子女居住,第四道天井为厨房、花园、菜园等。大户人家还有五道、六道天井,但大体格局如此。
老街上的古老房屋,绝大多数为小瓦(弓形瓦)碎石墙。每间房子均用碎石砌到顶,要用几万甚至几十万块小碎石砌成。古街两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约有30余处,年代大约距今100多年到400多年不等。古民居的代表有登州侯府,三进四院,小瓦碎石墙,与其他几处碎石屋相比,位于古街 106号侯府的碎石屋保存完整,侯府主人为南城人武迎吉。武迎吉,字耀东,行伍出身,清嘉庆年间统管山东水师,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被封为登州侯。


城隍庙
在古代,中国只有州府以上或大的县城才可建城隍庙。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而加强神权,要求全国县以上的城市建立与同级官衙规模相匹配的城隍庙。按照民间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南城有江、杨、武三大姓,互为表兄弟,后来武姓打官司到了淮安府,在淮安府城隍庙许愿,祈祷城隍保佑自己打瀛官司,赢了一定把城隍请到南城,日受千人拜,夜享万盏灯。后来官司真赢了,为了还愿,将淮安府城隍庙的城隍爷请来南城,本来想搬上东山建庙,因为走到普照寺的废墟时太累了,就休息了一下,结果第二天醒来怎么也搬不动,于是就在废墟上建庙。庙建好后,工匠们觉得城隍一个人太孤单,应该雕一个站班的给他使唤。但是雕成什么样子呢? 正在大家犯难时,卖黄眼蟹的周二爹刚好路过门口,大家便决定雕成周二爹的模样。谁知周二爹的像刚雕完,他本人就突然患病死了。
连云港南城是苏北地区有名的佛、道胜地。算上城隍庙,南城内外历史上共建有 24座庙宇,有玉皇宫、东岳庙、三官庙、普照寺。观音殿等等,除普照寺和观音殿为佛教庙宇外,其他都为道教的寺观。在道教寺观中,凤凰山上的玉皇宫是神位最高的。后来花果山建起三元宫,高邮、宝应、淮安的善男信女都来三元宫敬香。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盐河上开了一条汉河直通南城南门外,这就是烧香河。香客下船后的第一站就是南城,他们要到凤凰山玉皇富烧第一炉香。
连云港南城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有摩崖石刻,唐魏征于贞观十三年巡视该镇时曾亲题"宁海门"等。历史名人故事有匡衡凿壁借光、刘备重振东海、复海功臣江之洰、抗倭英雄登州侯武迎吉和高才廉洁的县令武心坦等等。


普照寺
普照寺发迹于宋,据州志记载,始建普照寺者为一藏禅师,淮安南建义村人,常往返于东陬山和宿城一带。东海县安抚使张汉英多次使人征召,禅师遂来南城。于宋咸淳间(1265—1275)在县衙后建庙建塔,庙名"普照寺",结集僧徒于此念佛,遂成名刹。元末,王信率农民起义,占据南城,毁塔拆庙,改筑防守工事。
今日普照寺自1992年起翻修,2000年4月连云港市宗教局和南城镇政府从南通如皋迎请修恒大师主持普照寺的修复工作。该寺修复从 2000年7 月开工,到2002年 12月大殿完工,占地面积483.48平方米。大雄宝殿内供奉"华严三圣、释迦牟尼"等佛像,后面为海岛观音,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与东山玉皇宫遥遥相对,成为南城旅游的一个新景点。


玉皇宫
玉皇宫位于南城东凤凰山顶。该宫始建于隋开皇五年(585),是海属地区最为古老的道教宫观。宫内供奉着主尊玉皇大帝,后被日本飞机炸毁。19世纪末,民间集资修复玉皇宫、观音殿、三元殿及送子娘娘殿等整体建筑。玉皇宫前山门立柱为隋代遗物,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玉皇宫西北有"徒然洞",徒然洞题刻多以抗日内容为主,表达了国人不可忘记国耻的民族情感。


知识扩展
"穿海州,吃板浦,南城是个古财主。"二百年前,能和古海州相提并论的,不是新浦,也不是北城的墟沟,而是作为六朝一条街的南城。"南城到北城,全靠水上漂",就是说今天的南城和墟沟在几百年前全是海中诸岛。新浦还是浅海滩涂,只有海州和板浦是陆地。南北朝至元初南城为州,县治约 800年,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南城分别在明初和清初先后二次禁海,即二次内迁。康熙年间复海后人口又逐渐回迁。乾隆至嘉庆年间南城人口为顶旺时期,老大街店铺林立,各种字号有数十家,码头上各种商船云集,一派繁忙。由于人口剧增,在老大街西边,原城墙废墟上扩建新的居民点----西大街,嘉庆以后由于新浦、大浦相继开埠,南城又渐渐失去往年的繁荣。